|
陶瓷色料知识科普时间:2022-11-21 陶瓷色料是在陶瓷制品中所使用的着色材料的通称。通常是各种人工着色无机化合物,少数情况下是天然着色矿物和金属氧化物。色料的出现,及对于颜色很敏感的陶瓷人的巧手操作,使得陶瓷花色千姿百态,极大的美化了人们的生活。 色料的呈色机理主要取决于着色离子的存在状态,其次取决于产品的制备工艺和使用条件。如Fe元素存在Fe2+和Fe3+价态,一般来说,FeO存在时,是黑色的。在日用瓷中,如果是强还原焰性,瓷器中的Fe以Fe2+存在,量很少时,瓷器发青色。所以以前的瓷石瓷土配方的瓷器,很多都是青瓷。但如果将这些青瓷烧成环境如果转变为强氧化焰性,则Fe以Fe3+存在,瓷器的发色状态则会改变。而在窑中烧成时,我们发现处于边角位置的瓷器总是烧的缺陷(颜色)比较多,这往往是因为角落地区由于靠近烟囱口和喷枪位置的火焰局部焰性波动很大所致。而同样价态时,如果处于不同的配方中,着色也会有所不同。如Fe处于硅酸盐系统的瓷器中和处于磷酸盐瓷器(骨瓷)时,其虽价态同,但发色程度不同,磷酸盐瓷器会削弱铁着色。 陶瓷色料主要有单一化合物色料和固溶体色料。在我们使用色料的时候,如果有可能,要尽量注意基础釉和色料的组成。基础釉的成本基本是几千一吨,而色料往往都是几万,而色料在釉料中往往要用到几个点甚至10点以上。如果能够通过选择合适的基础釉,如能将色料的用量降低1点到数个点,将是成本的极大节约。而在基础釉和色料的匹配方面,我们基本要注意的是,色料能否在工厂窑炉的气氛稳定存在,基础釉是否会与色料发生反应,或者是色料在基础釉中的溶解度情况如何。 上一篇陶瓷有色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下一篇红色系陶瓷色料的分类 |